河南开封新闻网

“手机综合征”向儿童老人蔓延 女子自诊“帕金森”其实是手机玩太多

    昨日,一条朋友圈消息引发不少网友共鸣。年轻女子早起发现自己右手大拇指不停抖动,百度搜索发现症状与帕金森综合征相似,忧心忡忡一个上午,她趁下班间隙赶到单位附近医院做检查,结果被告知是“手机依赖症”引起的“拇指综合征”。

    不少网友留言,自己也像该女子一样因玩手机拇指发抖进过医院。

    记者从武汉多家医院了解到,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“手机综合征”引发的病症不局限于“拇指综合征”,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,不少市民的脖子和眼睛都不同程度“中招”,心理上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重。同时,受其影响的人群从青年人开始向儿童和老人蔓延。

    拇指抖动以为患帕金森

    原来是通宵玩手机游戏致“手机病”

    昨日上午,家住汉口的年轻女子刘佳早起时发现,自己的右手大拇指每隔几秒就不停的抖动,而且一直持续。她赶紧百度查询自己手指的症状,怀疑是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。

    她趁着中午下班间隙赶往单位附近的医院,挂了神经内科门诊。“医生看到我的情况,3分钟就确诊我为手机依赖症引起的拇指综合征,病因就是手机玩多了,连病历都没有给我写,叫我休息2天不玩手机,我的手就会恢复”。刘佳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空白的病历本,她说因为自己头天晚上失眠,玩了一个通宵的手机斗地主,没想到最终进了医院。更令她吃惊的是,原本只是想吐槽自己玩手机太多进医院的搞笑经历,却有不少“病友”纷纷留言表示有过同样经历。

    “我现在右手小指头能弹响了,因为手机屏幕太大,长期用右手小拇指支撑着手机,明显右手小拇指僵直,每次都咔咔响”,同样因为使用手机过度出现手指关节问题的高先生告诉记者,他也进了医院治疗。

    武汉市第四医院手外科专家任东副教授告诉记者,每次门诊都会接诊到近60个手部有活动障碍的患者,其中有20%左右是腱鞘炎,这部分腱鞘炎患者中,大约又有10%需要接受手术治疗。他强调,在过去,腱鞘炎的患者一般是从事重复性手部劳动的手工业者,还有比如长期做家务、打毛衣者,一般都是40岁以上才会出现症状。

    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肖劲松教授解释,这些都是因为拇指末关节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区位,最终造成关节和肌肉劳损所致,这在年轻一族中,尤其是长期爱玩手机游戏的年轻人中常常出现,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。

    20岁小伙颈椎如70岁老人

    长期低头玩手机致颈部生理曲线消失

    汉口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冯世波告诉记者,武汉前些年就有8岁小孩长期玩iPad低头,导致颈椎变形与50岁老年人相似的医疗案例。就在前几天,他就接诊了一位20岁的年轻小伙子,因长期低头玩手机游戏,颈椎生理曲线完全消失。

    冯世波介绍,如果注意颈部护理,不过度使用,一般来说70岁的老人都不会出现生理曲线完全消失的情况。20岁“低头族”小伙子的颈椎病变值得大家关注。在冯世波从医20多年中,他明显感受到近5年来,“手机依赖症”引发的相关疾病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武汉市第四医院脊柱外科赵志刚副教授介绍,粗略统计,在四医院日常门诊中,40%到60%颈椎病患者,是长期伏案的工作者,其中30岁左右的占了一半,有学习紧张的高中生,有长期抱着手机刷微博微信玩游戏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专家建议,每隔半个小时就应该放下手机,四处转转,让身体休息。针对“低头族”,还应该多“摇头晃脑”,多做抬头运动,比如打羽毛球、游泳。

    七旬老人玩手机诱发认知障碍

    越来越多老年人成为“手机依赖症”患者

   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不少武汉医院的医生发现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成为“手机依赖症”的患者。

    76岁的张奶奶最近被子女带到中南医院治疗,张奶奶子女介绍,老人近几个月来越来越不愿意和家人交流,一天到晚除了吃喝睡,就是打开手机玩麻将,晚上凌晨醒来也要开着手机麻将等着人上线。原本性格开朗,希望子女多回家聚聚的张奶奶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,神情呆滞,不说不笑,还产生幻觉,总认为自己的钱被人偷了。

    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专家、心理专家肖劲松教授接诊后,发现老人其实出现了认知障碍,属于老年痴呆症的前兆。


    本文网址:http://www.afeijie.com/yuwangtai/40543.html ,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